天气越来越冷,大家是不是都开始用电热水壶烧水喝了?电热水壶作为大多数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问题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
此前还流行过一种说法称,“长期喝电热水壶烧的水,可能会导致体内锰元素超标,不但会中毒还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01
长期喝电壶水
可能导致锰中毒?
锰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食物和饮水中都含锰:谷物中锰含量为0.4~40毫克/公斤,蔬菜和水果中锰含量为0.2~10.4毫克/公斤等等。
对于成年人,锰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10毫克/天,长期超标摄入锰,确实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损害,主要伤害神经系统。
但是,不锈钢电热水壶的制作材料中虽然含有锰元素,但它其实是以致密组织存在的,日常煮水很难析解出来。
就算真的有锰元素能析出,按照电热水壶质检报告的数据计算,电热水壶的锰析出量最高是1.168毫克/升,那就意味着每天要喝大概9.4升这种电热水壶烧的水,才有可能超出可耐受量,导致慢性锰中毒,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此外,胃肠道对锰的吸收率仅为1%至5%,大部分通过饮食进入到胃肠道的锰会随粪便排出体外,临床上因饮食而造成锰中毒的病例也十分鲜见。
因此我们无需太担心会因为喝电壶水而导致锰摄入过量增加致癌风险,但注意前提是购买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产品,具体来说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挑选电热水壶:
【不同的电热水壶怎么选?】
1.对于不锈钢热水壶,尽量选用304不锈钢、316不锈钢等食品级不锈钢产品,或选择带有“执行标准GB 9684-2011”或“食品接触用”标识以及字样的电热水壶。
2.对于玻璃热水壶,应选用高硼硅玻璃,其性能稳定,材质安全,且不容易生成水垢。
3.对于陶瓷电热水壶,如果是内壁彩色的,可能析出重金属有毒元素,建议最好选择内壁无颜色、无图案的。
4.对于塑料电热水壶,建议使用PP材质的塑料,可以耐 1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不容易分解释放出有毒物质,用来烧开水绰绰有余。
02
这些关于喝水的健康流言
一次性带你弄清
1.壶底有水垢会影响健康?
常使用电热水壶烧水后,底部久而久之可能留下一层厚厚的水垢。传言称,长期喝水垢多的水会导致身体罹患结石的风险上升,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水垢是什么。
生活中饮用的自来水中存在有一定量的钙离子、镁离子,北方地区的水源内含量会更高一些,所以水质也更“硬”。自来水在烧开后,其内里的这些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析出碳酸钙、碳酸镁等不易溶于水的物质,附着在水壶底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垢。
水垢内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盐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部分会被分解,一些无法被分解的部分会随着粪便来排出体外,并不会威胁健康。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内对于自来水的硬度也有明确的要求,饮用合格的自来水不会威胁健康。
不过水垢虽然不会影响健康,但容易影响热水壶的受热功能,因此建议大家还是定期对水垢进行清理:
方法一:将半勺小苏打用清水调成糊状,然后用干净的抹布蘸取,沿着有水垢的电水壶壁来回擦拭,就可以轻松擦掉。
方法二:把柠檬切片放入电热水壶,加入清水,水烧开后浸泡5分钟左右,可以帮助清除水垢。
2.反复烧水会增加致癌物质?
如果放在电热水壶内的水一时间没喝完,那很可能就会出现二次加热甚至反复加热的情况,有人说这种行为可能会增加水中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这是真的吗?
自来水中确实含有硝酸盐,在反复烧开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缺氧,会有部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但重要的是,即使多次反复烧开,自来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很低。
有记者曾进行相关测试:自来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约0.007毫克/升;烧开一次后,亚硝酸盐为0.021毫克/升;烧开20次后,亚硝酸盐为0.038 毫克/升。
而我国生活饮用水亚硝酸盐的标准是≤1毫克/升,也就是说即使反复烧开 20 次的开水,亚硝酸盐都只有标准的3%左右,因无需太过担心。
3.隔夜水不能喝?
上午烧开的水,下午可以喝,为什么隔夜水不能喝?
烧开的水,如果盖子盖得好,别说隔夜,室温下放3天,里面亚硝酸盐含量仍然在国家安全标准1毫克/升内,不会致癌。
如果你习惯喝完水,敞开着放,可能会有蚊虫、灰尘等掉落进去,还是别喝了。
03
学会这样喝水
让你越喝越健康
1.过烫的水
过烫的水,容易灼伤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饮水过热和食物过烫被认为是上消化道癌症的一个物理因素。65℃以上的热饮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最好喝温开水,水温在40℃左右。
2.生水
未经有效措施处理的生水中可能存在氯气、细菌、虫卵、残留有机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易导致急性胃肠炎和部分传染病。
3.饮水机里超过7天的水
由于存在多个入水和出水口,饮水机很难彻底消毒,随着饮水机的水逐渐减少,饮水机中会滋生细菌,因此要注意定期清洗。饮水机里的水也有保质期,一般以不超过7天为宜。
那么要如何正确饮水?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约占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50%-60%。水对于人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依赖于水的存在,同时水也负责将营养成分运输到组织,将代谢产物转移到血液进行再分配以及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水还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体保持体温恒定,也起到润滑组织和关节的作用。
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如何正确喝水就成了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健康知识。好的喝水习惯,到底是如何影响着人体健康的呢?正确的喝水方法又是什么呢?
我们每天到底需要喝多少水?
一般健康成人每天需要饮水2700-3000毫升左右,但这个量包括身体代谢产生的水、摄入食物中的水以及通过饮水摄入的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推荐的最少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约7-8杯)。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劳动或运动的人,出汗量会增多,因此,应根据个人的体力负荷和热应激状态,相应适当增多饮水量。
正确饮水的方法
1.少量多次
饮水应少量多次,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每次200毫升左右(1杯)。注意千万不要一次猛灌,因为一次性大量地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
2.主动饮水,尤其是这三个时间段
健康喝水习惯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主动饮水,等到口渴时已经是机体发出了缺水求救信号了。其中,这三个时间段应该尤其注意,加强主动饮水的意识。
时段一:晨起
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时段二:睡前
睡觉前喝一杯水(但注意,睡前半小时不要大量喝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
时段三:大量出汗后
运动后或大量出汗后应根据需要及时、主动地补充足量的饮水,运动后应补充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补充运动快速大量出汗时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3.尽量避开冰饮或者含糖饮料
饮水可以选择白开水,茶水、绿豆汤等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口感刺激的冰饮或者含糖饮料尽量少选或不选。
4.喝水注意温度,温开水最合适
在暑天我们喝凉水倒也无妨,但在冬天,有的人图省事,凉水也一口下肚,这样有可能让身体不适,特别是老年人,喝凉水有可能造成胃部痉挛情况。还有的人喜欢喝滚烫的开水,他们就像品美酒一样,吹一口、喝一口,烫得直咧嘴,其实这样也是对身体不利的,尤其是对口腔、食道都会造成损害,长期有这样习惯的人,甚至会因烫伤了食道,细胞得不到修复,而引发食管癌。
喝什么水最健康?
纯净水?矿泉水?白开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喝水主要是为了获得水,并不是为了获得水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一些固体食物来获得,因此,喝水最重要的是需要保证水的安全性。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把自来水烧开后去喝,这样既能补充水分,又足够安全。所以一般来说,最推荐喝的是白开水。其次,市面上很多带包装的瓶装水也是很安全的。
如果你想喝有味道的水,还可以喝一些不加糖的茶水、黑咖啡等等。因为茶水里有些多酚类或者黄酮类的抗氧化成分,黑咖啡里的咖啡因,在适度的情况下,对人体还是比较有益的。
除此之外,一些含糖的饮料,包括百分之百的纯果汁,这些饮品里含有大量的糖,不建议多喝,鼓励大家首选白开水。
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补充淡盐水
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比如运动员、农民、军人、矿工、建筑工人、消防队员等身体活动水平较高的人群,注意额外补充水分的同时,需要适当补充淡盐水(浓度为0.9%),主要是为了防止大量出汗导致的钠离子丢失,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补充钠盐。
钠与我们的血压有着密切联系,过多摄入食盐会影响血压,使血压升高,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控制盐的摄入,减少用盐量。但是在大量出汗的特殊状况下,需要为机体适当补充淡盐水,可以购买生理盐水,或者在白开水或茶水中适量加点盐(0.1%含盐浓度),或者选择运动饮料进行适当的补充。
闽南网整合光明网、CCTV回家吃饭央视科教、北京青年报等
原标题:天天喝电热水壶烧的水,损伤神经还易致癌?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qq客服删除,相关资讯
- 能减轻脂肪肝,还能减肥?就是这种碳水!
- 边旅行边结婚 说走就走的“领证登记游”自带甜蜜浪漫氛围
- 肥胖对身体器官的伤害有多大?漫画长图带你看
- 什么是无效减重?该如何避免?身体竟有“代谢记忆”?
- 熬夜能减肥?不吃油脂才健康?这些误区要避开
- 身体健康的十项指标,看看你知道几个?
- 2 块钱一袋的小苏打,居然有这么多用处,真的建议家中常备!
- 5月必吃的几种水果,低糖营养好!这样挑准没错→
- 男子吃10个小龙虾过敏,双眼肿成青蛙!
- 维生素 C 是西梅的 16 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长寿菜”现在吃正好
-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广东人急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 防歪指南!专家教你两步“自测法” 科学防治青少年脊柱侧弯
- 孩子发热、咽痛还伴皮疹,“小红人”到底是种什么病?
- 中国跨境电商海外破圈 从“流量红利期”迈向“价值深耕期”全新阶段
- 严重可致死!母子双双进ICU抢救!医生提醒:不要买,不要吃!
最新资讯
- 2025-05-10四川省职称评审信息系统www.schrss...
- 2025-05-09云南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登录www.ynzc...
- 2025-05-092025重庆市统一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ww...
- 2025-05-092025年重庆市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生志愿填...
- 2025-05-09楚雄州人事考试报名系统cxrs.zakww...
- 2025-05-09曲靖市人事考试网上报名系统60.161.8...
- 2025-05-092025年4月广西自考成绩查询入口zk1....
- 2025-05-092025广东自考成绩查询www.eeagd...
- 2025-05-092025年3月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
- 2025-05-092025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yjr...